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,后勤管理处精心策划并完成了怡膳园餐厅文化墙的打造工作。餐厅缓步梯处的文化墙不仅是一道视觉上的风景线,更是学校历史、文化与未来愿景的生动呈现,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交流与思考空间。
文化墙设计独具匠心,整体风格简洁明快,内容丰富多元,采用红蓝主色调。红色象征着学校“向火而生”的钢铁文化与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英勇气质,蓝色则寓意着学校面向未来、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。红蓝交织的色彩不仅彰显了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使命,更展示了学校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的坚定信念。
文化墙共分为四大板块,每一板块都承载着学校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。
第一板块:钢铁熔炉,百年传承
此面墙如同一片红色的画卷,自1907年的本溪县立师范传习所起笔,历经风霜雨雪,始终坚守教育初心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本溪工科高等职业学校,到改革开放后的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,再到新世纪的辽宁科技学院,每一次更名与升级都见证了学校与时俱进的步伐。墙面呈现的校园风光和历史照片,带领师生重温那段峥嵘岁月,感受学校的百年荣光。

第二板块:钢铁摇篮,时代先锋
此面墙点缀以象征希望与活力的蓝色元素,展现了学校在新时代的奋进姿态。学校成功入选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本科试点院校、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院校,并荣获“互联网+中国制造2025”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、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等殊荣。2024年,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,为学校擘画了建设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蓝图,彰显出学校勇担时代先锋、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决心。

第三板块:钢铁品格,立德树人
此面墙面以红色为主基调,展示了学校在育人方面的丰硕成果。多年来,学校立足区域红色资源优势,注重传承和发扬冶金行业办学特色,构建了“东北抗联精神+钢铁文化”双轨并进的育人模式。通过科学调整专业结构,学校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,打造了产教深度融合、校企全方位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。墙面上的生动实践记录了学子们在钢铁熔炉中锤炼意志、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成长历程,展现了学校培育钢铁品格、立德树人的不懈追求。

第四板块:钢铁脊梁,未来可期
整面墙以红色为主色调,象征着学校的光辉历程和无限未来。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,辽宁科技学院正朝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阔步前行。光辉历程与未来愿景的交相辉映,共同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。

文化墙落成后,立即成为怡膳园餐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吸引了许多师生驻足观看。一位正在用餐的学生表示:“文化墙的设计非常吸引人,内容丰富,让我们在用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,非常有意义。”一位教师也对文化墙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:“它不仅美化了食堂环境,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,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”
未来,后勤管理处将继续秉持“以人为本、服务至上”的理念,不断创新工作思路,丰富活动载体,深入推进校园环境建设,为师生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